在执导上海的戏剧作品时,灯光设计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艺术与情感的融合,如何利用灯光这一“无形之手”,为上海这座充满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背景下的戏剧增添独特氛围,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。
我深信光影能勾勒出上海的“双面性”——既保留了外滩的古典优雅,又展现了陆家嘴的摩登繁华,在《上海滩》的改编中,我采用冷暖色调的对比,老弄堂的场景用柔和的黄光营造怀旧氛围,而现代化场景则用冷蓝或白光展现都市的冷峻与速度感。
我注重光影与剧情的互动,在《夜半歌声》的排练中,利用追光灯追踪主角的移动,象征其内心的挣扎与孤独,同时通过光影的明暗变化,暗示剧情的紧张与舒缓。
我还尝试将上海的地标性建筑融入灯光设计中,在《东方明珠下的爱情故事》中,利用特制LED灯模拟东方明珠的灯光变化,不仅增强了舞台的真实感,也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夜空下,感受那份浪漫与梦幻。
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舞台上,灯光不仅是照亮空间的工具,更是传递情感、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,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,我们能够带领观众穿越时空,体验到上海独有的戏剧魅力。
添加新评论